Saturday, June 18, 2011

德意遊之九: 維羅納

絕大多數人都是衝著「羅密歐與茱麗葉」而來到維羅納這個古城,我也不例外。

小巧而典雅的維羅納,其實有很多精緻的建築細部,看起來有時候就像一幅漂亮的油畫,如果有時間多留一會,不妨細心欣賞。如果在夏季來到這裡更可不時停下來看看廣場上的街頭表演或進去露天競技場(Arena di Verona)欣賞大型音樂會,消磨上一至兩天的時間,絕不是一般旅遊團說的只値得中午坐車來吃個午飯然後行一圏便拜拜。

不過,它比我想像中更多遊客,尤其是在茱麗葉之家看到無數遊客撲向她的銅像拍照或撫摸,都幾驚嚇o架*O*~





用藝術顛覆世界

藝術,真的可以顛覆世界嗎? 在這之前,我們應否先顛覆一下自己的看法?例如:不一定美麗的才叫藝術;不一定昂貴的才算上乘藝術...



JR, 一個半佚名的法國街頭藝術工作者, 用他的相機, 用大型的畫布貼上不同人的臉孔來表達世界的真貌, 在TED2011, 他許了大膽的願望: 用藝術去顛覆世界。想知道更多關於的他計畫, 以及你可以怎樣參與, 請參考: insideoutproject.net

影片來源:Ted.com/Translated by Suet Mei Hau

Sunday, June 12, 2011

下回分解

一口氣寫了許多篇遊記,要回回氣了,末續的下星期再續吧!

我想説,由於行程太緊湊,時間有限,地點太多,VB尚有很多其他精彩節目我都錯過了,包括Glasstress的展覽和Anish Kapoor的'Ascension'...嗚嗚嗚~

今年看VB的經驗比去年辛苦得多啦!三天都看不完!!

不過,我想我的柏林遊記也會很精彩^.*~

德意遊之八: 雙年展

寫吓寫吓...終於到了這個旅程的目的和重點,也是我首個的威尼斯雙年展經歷。我覺得自己已算很幸運,入這行才六年,四年內去過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Documenta及Venice Biennale(以下簡稱'VB')等舉足輕重的世界級當代藝術展,還沒算其他大大小小的雙年或三年展在內。

回想起來,當初不知道從何而來的膽量及傻勁,一步一步走過來,雖然至今沒有什麼可觀的成就,但我一直相信,堅持就是勝利。而我得著的,並不是一般世俗標準所能量度的。

以下便是今屆VB金獅獎的得主,他們今天的勝利,也是由許多的堅持而得來的,我深信。

Golden Lion for Best National Participation to Germany
Christoph Schlingensief



可惜的是,Schlingensief於2010年8月因肺癌去世,年僅49歲,是具影響力的德國戲劇及電影導演。聞說在他去世時尚未知道自己已被選中代表國家出征VB,可說是人生一大遺憾。

安慰的是策展人Susanne Gaensheimer保留了Schlingensief許多footage和原始構思,讓觀眾在一個man-made的另類神殿内感受藝術家如何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掙扎求全,深具震撼力。

Link: Vernissage TV Clip

Golden Lion for the best artist at the ILLUMInations Exhibition to Christian Marclay (United States)
The Clock, 2010







跟我們與「時」並進的藝術品,用電影填滿我們每分每秒的生活,粉碎一般電影所製造的時間幻象,也挑戰觀眾對電影劇情的合理預測及期待。無論是作者的氣魄及心思均令人拍案!

壓倒性的勝利,真的無話可説了。

無獨有偶,今年兩個藝術大獎得主都跟電影有關,看來moving images & video art在當代藝術真是獨佔鰲頭了。

Silver Lion for a promising young artist at the ILLUMInations Exhibition to Haroon Mirza (Great Britain)




哈哈,剛巧碰到藝術家在「調教」他的作品^.^

我個人比較喜歡光環那一件,在Arsenale展出;三角的那件則在Giardini展出。兩組作品都是結合光、聲音和動態而成。

* * * * * * * * * *

以下是我的'Special Mentions',跟大會立場無關^O*~

French Pavilion
Christian Boltanski
'The Wheel of Fortune'




我自選的合成照也可以吧~ Beauty or ugliness by chance!

Urs Fischer
'Untitled'




有趣地將雕塑的materiality與蠟像的superficiality並列,矛盾卻又真實。就如VB,不朽得來又似過客。

每一個觀眾在每一刻看它的面貌都不一樣。Every viewer's experience is unique.

Luxembourg Pavilion
Martine Feipel & Jean Bechameil
Le Cercle Fermé



'Toda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more urgent than ever to consider any reflection on the question of space as a work of civilisation, as a remodelling of civilisation. Modifying the everyday completely remodels our world, and that is what this is all about.' - artwork statement

這件作品在視覺上是很漂亮的,扭曲或重塑的空間十分有趣,要親身感受才行。

James Turell (United States)
'Ganzfeld APANI'

(註:排長龍作品之一,毎人只可逗留幾分鐘左右)




跟光與空間來一次短暫但美麗的邂逅,也讓我想起了Olafur Eliasson去年在Ullens的作品。

Hungarian Pavilion
Hajnal Németh
'Passive Interview'




'The skeleton of the work is an experimental opera that takes place on the stage of life, relating, and reflecting on the stories of car crashes in a dialogical form: the critical moment slowed down by memory and recounted in utmost detail; the drive and the course of events leading up to that moment; as well as the complex relation of man to driving, in view of his inclination to fetishize his technical objects......In this slow replay, I perceive the very relief of the shock, the “comforting” explanation for the unavoidable crash. The fact that the outcome of this story is predetermined—as indicated by the yes-no questions of the sung inner monologues—is far from comforting, though. The opera genre is intended to convey this tension. The story begins at a car factory, and thus the story of the car, that is, its “life”, which is ended by the crash, ironically takes the place of human life at some points.' - artwork statement


Amalia Pica (Argentina)
'Venn diagrams'



'A Venn diagram is a mathematical illustration used to describe group dynamics and logical relations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dictatorship in Argentina in the 1970s, gatherings of citizens were closely monitored, as they were considered a threat to the government.....At the same time, Group theory and Venn diagrams were banned from primary school programs as they provide a model for subversive thought.' - artwork statement

德意遊之七: 貢多拉

終於都搭到啦–不過只是過對面海那種,沒有座位,齋企,兩位盛惠1歐元咁大把,哈哈~ 像不像以前大澳的横水渡?



算啦,我會將這個獨特的經驗留給那個唯一,我是這樣希望的。

德意遊之六: 呢度.Lido

第一天到達威尼斯便遇上霉運–水上巴士工人大罷工!

更壞的是,我跟朋友住的旅店位於Lido,行也行不到呢!

幸好天無絕人之路,往Lido的船仍有限度地運作,跌跌撞撞,我們終於花了兩小時從火車站到Lido,咪就係呢度囉*o^~

沿途都鳥語花香o架~



我們住的是廉價旅館,因為威尼斯本島的酒店早已被瘋狂訂滿,可是塞翁失馬,我們的家庭式旅館也很不錯呢,還有陽台上的早餐和健談的旅客呵呵~ 起碼比我上一年住的旅館要乾淨要親切要便宜得多。



德意遊之五: 威尼斯的日與夜

對我來說,跟米蘭的邂逅像是君子之交,點到即止。

至於威尼斯,則像西方人說的platonic love或中國人說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永恆的愛慕,卻毋需朝朝暮暮。

這次由於雙年展的行程排得滿滿的,我幾乎無暇細看它,只能在夾縫中停下來稍稍欣賞一下它的日與夜。





德意遊之四: 意大利男人的魅力



已很久沒有在媒介上見過他,這次旅途中卻頻頻看到這張巨型廣告!

意大利朋友還說,他好像已是3個孩子之父。嘩嘩~怎麼還是這樣有型?

意大利男人呢...總是魅力沒法擋~

德意遊之三: 住在米蘭

這次在米蘭選酒店只有一個大前提 - 方便。因為它是這次旅程一個重要的中轉站,無論是從香港乘飛機抵達、前往威尼斯或者是柏林也好,我都要先問過它,加上帶著行李坐飛機坐火車,我不能不選擇鄰近中央車站一帶的酒店。結果我選了這間新開而又設計簡約的Idea Hotel Milano Centrale



其實以它的位置、設計、服務和價格(包括一份相當不錯的早餐)而言,已算很好,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免費WIFI。



可是我的房間有一個致命傷,就是沒有bath tub或shower cubicle,試想想,每次淋浴過後這裡會多了一條如何壯大的河流>.<~

Saturday, June 11, 2011

德意遊之二: 10 Corso Como

米蘭的10 Corso Como,跟巴黎的Colette,都是喜歡美麗東西的你我他必到之地,不過最好有心理準備隨時齋睇,因為大部分的東西都很昂貴呢! 動輒過千歐元一件衣服,不是人人負擔得起。不過看看也挺開心,因為看得出每一件東西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是名牌中的名牌,極品中的極品,很難在其他地方找到,而大家所buy的固然是話事人的品味和眼光了。

10 Corso Como是一個展現多方面生活時尚的地方,它的成功或吸引之處在於其整體概念。這裡地方不算很大,卻巧妙地集精品店、書店、咖啡室、酒店、甚至展覽廳於一身,讓人很容易便能留連一整個下午。環顧刻下香港許多活化古蹟或創意產業計劃,空有規模,沒有願景,如果我們的政府能把一個小如10 Corso Como的地方辦得有聲有色就好了。



我其實對3 Rooms這間精品酒店很有興趣,不過聽說輪候名單好長呀,下次吧! 不知道內裡的房間是怎麼樣的呢? 這次只能看到這裡。



精品店和書店入口,不過書店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好。



噢我試了好多款香水,可就是沒有心水;p

德意遊之一: 向米蘭出發

這次「得意」旅行給我帶來許多奇妙的經歷,我好想趁快把它們紀錄下來,因為我知道回去工作後便會倦勤,然後不了了之...

旅程的首站是米蘭,一個我從未去過的城市。它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有點破落,沒有想像中那麼繁華。我這一次最想看的其實只是10 Corso Como及Duomo,而基於來去匆匆,我甚至沒有預約去看Last Supper,下一次吧,總有機會的。

它的中央車站還算不錯。



Yeah~ 終於到了這個美麗的教堂,天公造美,雨後放晴。



我覺得意大利(或者是天主教)的聖堂總有一種很超然和撫慰心靈的力量,那管外面花花世界,一腳踏進去卻又是另一個神聖的國度。不得不讚歎當時建築師的匠心。




外面花花世界歌舞昇平,黃雀在後的是名店林立的購物區,可是這次旅程我沒有太大的購物慾,尤其是對那些在香港也見慣見熟的品牌。



Duomo旁邊多了一些新鄰居,感覺有一點格格不入。




還有一個小小的當代藝術/設計館,我沒有進去參觀,好像不會有太大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