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31, 2006

愛得不足夠

一向崇尚對等的愛,強調互相付出與配合。然而總覺得,人在愛的世界難以持平。很多時候,我們總抱怨他人待薄自己,卻未會意也許是本身「太愛自己」。例子有:

  1. 上司總不體恤下屬,明明已很努力用心,怎麼還是「嫌三嫌四」?
  2. 朋友真不夠義氣,遇困難時要求老友兩脇插刀,平時卻愛理不理。
  3. 情人都不懂窩心體貼,我那麼喜歡想念你,你卻總不跟我配合一下或嘗試逗我歡喜。
  4. 親人每不能了解包容,反而諸多挑剔。

有一天看見一個年邁老婦被兒子喝罵時,腦中忽然湧起「妙手仁心2」其中一幕,描述女兒被發現虐母後,哭訴生活迫人,加上要照顧長期患病的母親,終導致情緒失控。劇中有一段對白頗堪回味:

醫生甲問:「為何父母總不會嫌棄尿床的幼兒,大多子女卻厭惡年老失禁的雙親?」

醫生乙答:「因為愛得不足夠。」

簡單得令人莞爾的道理。

也許,愛的世界不在乎平等,只在乎當事人對愛的態度。當有人享受愛人的過程,有更多的人希望被重視和愛。本來為自己謀福利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畢竟「愛人如己」是個遙不可及的烏托邦。問題出於這裡,事事以己為先,凡事都以自身角度出發及觀看,漸漸便會將很多人歸納為「火星人」,而自己卻在不知不覺間遷出地球村。

人的心通常有兩個尺碼,大的一個留下來容納自己,小的那個則用來量度別人。但持有狹隘的胸襟,即使給予再多的愛,閣下又怎能承載? 你也許會說,易說難為。沒錯,幸福的路向來漫長。試問天下間寶貴的東西又怎會垂首可得?

所以我決心修行,「學會如何去愛」是今年最大生日願望,態度放諸於任何愛情、友情及親情。即使未必昂首闊步,也決意不再原地踏步。

前陣子收到一個錦囊,寫着:"The more you find to love, the more love is able to find you"。腦海中忽然出現一片青天 :-)

我們在愛的世界別奉行 "less is more”,因為「愛」與「美」不同,太簡約就會變成不足夠。

Saturday, August 26, 2006

Lee Hom·英雄


昨晚往紅館看了「王力宏蓋世英雄香港演唱會2006」,坦白說音響欠佳、氣氛不算熾熱及Leehom 的廣東話又有點彆扭 (不過都幾可愛^^) 。

但正如嘉賓張學友說,那麼有才華又長得那麼帥的人,往那裏找?

所以,看見帥哥起勁的跳舞、彈結他、鋼琴、打鼓、拉小提琴及二胡,真的要高呼「LeeHom! 英雄!」

P.S. 當他說要拉奏最愛電影主題曲Cinema Paradiso時,我差不多昏厥*o*

Friday, August 25, 2006

人間蒸發

看了一則奇聞 - 奧地利10 歲女童Natascha Kampusch於1998年突然失蹤,舉國追尋多年不果。人間蒸發了8年,她前天「再現人間」。原來8年來她一直被一個疑似失常的中年漢禁錮,但有書讀、有收音機聽。她如今逃出魔掌、重獲自由。那邊廂壞人則「惡有惡報」、自殺身亡。

一切有如幻海奇情。


那偏離了原有生命軌跡的8年,如何面對和填補?縱使放眼明天,問題是,生命還可如常繼續嗎?

多年前波蘭裔女導演 Agnieszka Holland 編導的影片《Olivier, Olivier》異曲同工,描述一個男童失踪9年後奇跡「回來」,當中所不同的是,當事人的身份「假作真時真亦假」。影片中的tagline赫然就是 "Life is never as innocent as it seems"。

又是戲如人生。

** 後記 **

多得傳媒朋友,認識什麼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又稱為人質情結。那是指被害者對於罪犯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罪犯。同事話其實本地電影常有提及。對於少看港產片的我來說,認真慚愧 -_-!!!

Thursday, August 24, 2006

All About Almodóvar

(Photo credit: Stéphane Dabrowski/CF)

我那青春浪漫的Inde導演友人剛從巴黎回歸,便即相約大顆午飯。冷不防她席間告訴我好壞消息各一。好消息是,位於巴黎第12區Bercy 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有個關於艾慕杜華的展覽,簡直拍案叫絕! 但壞消息是,展覽已結束。

哇! 哇! 哇!

無辦法,精彩只能往此中尋 :
http://www.froggydelight.com/article-2935-_Almodovar_Exhibitio.html

Wednesday, August 23, 2006

Big Fish


There is often something very "fishy" about Frank O. Gehry, who won the 1989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the Oscar equivalent in Film. An architect in his own right, he was sometimes more like a sculptor. And now he is even marching bolding into the rivaling sand of "design". That is my first impression when I have recently bumped into his latest design for Tiffany, which is reminiscent of his most celebrated motif - fish.

A devout believer of "architecture is art", Gehry openly admitted that artists like Brancusi had a more profound influence on his work than most architects. Perhaps that explains why most people find his architecture like a modernist sculpture. (By the way, I am completely thrilled by the fact that he also likes Alvar Aalto from the architecture world, for I am a big fan of this Finnish architect.) Gehry made a lot of “fish” in art as in architecture. Fish Dance (Kobe, Japan) is a prominent outdoor sculpture that by far overshadows the restaurant building itself.


Gehry's big fish is, on the other hand, functional in a most intriguing and ecstatic way. Take Barcelona Fish (Spain) for example. As a sculpture, his fish is too massive while as an architectural piece, it is too "fishy". I just wonder how he can accommodate the organic form to the geometric rules in the orthodox canon of architecture. No doubt that modern architects are rule-breakers, as much as the modern icon of the avant-garde in art. Loads of architects like Gehry and Zaha Hadid moved away from norms. They tested upon the limits of violating geometry.

As Gehry states, "I approach each building as a sculptural object, a spatial container, a space with light and air, a response to context and appropriateness of feeling and spirit. To this container, this sculpture, the user brings his baggage, his program, and interacts with it to accommodate his needs. If he can't do that, I've failed."

Recently, Gehry has been shifting from big to smaller fish. From Barcelona Fish and Fish Dance to his Fish Lamps, Pito Kettle for Alessi and Tiffany jewelries, I am not sure what's in the mind of this big big fish ;-)





Tuesday, August 22, 2006

回家的意義

回家收到Ikea最新的2007年目錄,翻開一看,頗多驚喜,於是又蠢蠢欲動,想替我那310多平方呎的微型居所「裝身」。光是想想也樂上整個晚上。坦白說Ikea目錄是我兒時十大喜愛讀物之一。書中那些 show suite 寬敞舒適、窗明几淨,配上綠草如茵的背景,午夜夢廻都看到自己身處其中。對那時一家六口擠在狹小公寓的我來說,也許這算是一種心靈慰藉吧,情況與其他小孩以模型塑造心中理想家居無異。

長大後選擇搬出來,某程度上是渴望能親自「設計」自己的家。至今已忘了獨居的歲月有多久,唯一不變的是總愛不時調動傢具佈置。由早年那種瘋狂收藏與忘我展示,到現在奉行「簡約家居」,當中所改變的不只是個人品味,更甚的是生活態度。這都拜年月改造所賜。畢竟人大了,qualityquantity重要。一天身心俱疲的「戰鬥」後,回到家裏最想要的是簡單舒適,而非令人頭昏眼花的夢幻裝飾。現在明白為何很多設計師那麼鍾情黑與白的組合,正正就是以「有限」變「無限」的魔法。

回家,你我返到一個能撫慰心靈的居所。
回家,你我找到一個能重拾力量再邁步向前的驛站。
回家,你我得到一個有主人個性的家,而非一個冰冷的示範單位。

我的家雖小,但重要的是,small but valuable。

Monday, August 21, 2006

情獄


很久以前是電影節迷。朝聖般似的,一天兩、三場是等閒事。後來不知是好看的電影少了還是我懶了,反成稀客。近年甚少往電影院的我,若非有很值得看的影片或「腳」,通常都會不了了之,然後等發行VCD或DVD再算。就這樣,漸漸成了電影逃兵。

偶然也有例外,一切都只因為是奇洛夫斯基的緣故。那是一個星期天早上,天清氣朗。

一直都對奇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ki) 編導的電影有偏愛。 這次也不例外,終於在偶發的行動力驅使下,以九秒九的速度決定趁未落畫時看了《L'enfer》(《情獄》) 。只是桃花依舊,人面全非 – 忽然驚覺奇氏離世已十載。縱使無奈,世事萬物依然日復日、年復年地延續、循環下去,像導演眼底下的感情世界,充滿瓜轕、糾纏與宿命。幸好導演拍畢遺作《紅、白、籃》三部曲後,並沒有全身而退,所以給影迷留下了珍貴的禮物 –《天堂、地獄、煉獄》另一三部曲的劇本。

為《情獄》操刀的是波斯尼亞裔導演丹尼坦奴域 (Danis Tanovic),著作《無人地帶》 (《No Man's Land》),曾獲200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其實坦奴域己算很稱職,拍出劇本的味道之餘,亦保持自已風格,沒有過於摹仿奇洛夫斯基之餘,亦適當地向這位出色的導演致敬,如片中主角常看見老婦把玻璃樽投向垃圾箱。影片節奏比以往奇氏的電影明快俐落,也較「容易」觀賞,就連老婦投樽的速度也快得多 :-)

始終無法不去想,倘若奇洛夫斯基依然在世,由他執導的《情獄》是怎樣?那些充滿寓意的迴旋樓梯、萬花筒和雛鳥影象會被怎樣呈現或換上什麼?總覺得,除了西班牙裔導演艾慕杜華(Pedro Almodóvar) 外,他比很多女人還了解女性的內心世界,那種異乎常理的深切體會和細膩描寫,令人咋舌。他的電影世界雖然節奏較慢、情節亦較虛玄難明,卻有着詩般的意境,演員更有如脫胎換骨,鍍上一道閃亮的光芒。除了《藍》的Juliette Binoche 因為本身已十分出色外,《兩生花》與《紅》的Irene Jacob 便是好例子,她後來參與的美國影片成績幾乎一落千丈。如今《情獄》中演繹奇氏筆下蘇菲一角的Emmanuelle Béart,演出亦較她以往任何一部電影精彩。

根據官方簡介,影片的內容是:「3個同住巴黎,但不相往來的姊妹,分別受到情傷。美艷的蘇菲懷疑丈夫有外遇,明查暗訪找到真相,卻令她更加迷失﹔小妹妹安妮戀上比自己年長一截的教授,明知沒有好結果,但仍義無反顧,只因想尋回失去的父愛﹔莎蓮忙於照顧四肢癱瘓的母親,感情空白一片,直至身邊出現神秘的美男子,可惜神女有心、襄王卻另有所求。」

片中故事充滿悲劇元素 – 童年創傷、疏離、背叛、缺乏溝通與信任、不懂寬恕,與希臘悲劇的例子很呼應。這和現代社會比較,不無類同,亦向人性進化過程提出一個大大的問號。末段更是高潮所在,一句"Je ne regret rien" 完全沒有Edith Piaf 同名歌曲中那股瀟灑自如,卻充滿義無反顧的決絕。即使真相面前,亦拒絕救贖,把親人推向地獄深淵的同時,很有冷酷祭典的味道,亦是本片絕望之處。毋須激情場面或演技,有些影片可以比希臘悲劇更戲劇化、亦更悲,正正可能是片中所說的「神已死,故人只可能不斷延續悲劇」之理論。

早上明明還是烈日當空,完場後卻突然滂沱大雨,那種莫測的無常、戲如人生般的巧合,像煞奇氏的電影。

Thursday, August 17, 2006

怕丟臉

我們在一生中或曾徘徊「怕丟臉」與「向前走」之間,並在這種幻得幻失的狀況中兜轉,停滯不前。例子有:

  1. 羞於向陌生人問路,因為怕冒眛,很丟臉。
  2. 不希望讓家人知道自己在找工作,因為怕他們告訴親戚朋友,很丟臉。
  3. 不想向朋友(尤其是前度)透露尚未找到男/女朋友,因為怕被看不起,很丟臉。
  4. 沒有勇氣向喜歡的人告白,因為怕被拒絕,很丟臉。
  5. 不敢追求夢想,因為怕失敗,很丟臉。


據說怕丟臉是通往成長路途上的一大障礙。如未能跨越,行事總會畏首畏尾,輕則諸事不順,重則終身抱憾。 沒有自信、害怕他人冷漠勢利的眼光統統都是元兇。

朋友J曾敎我當意識到問題存在時便應撫心自問:「究竟為何你想(或不想)解決問題? 如能解決問題將會(或不會)有甚麼事發生? 如不能解決問題將會(或不會)有甚麼事發生?」 我想這是幫助自己了解得失形勢並作出明智選擇。要獲得就必先付出,這是千古不變的道埋。要面子還是要如願,始終都是悉隨尊便。

話說回來,凡事總有兩面觀。套用上述例子,另一面可以是這樣的:


  1. 縱使有機會碰壁,世上總有好心人給萍水相逢的人引路。
  2. 經親友師長引薦而獲得工作並非罕見。
  3. 真是朋友的話,會熱心替朋友介紹好對象。
  4. 讓對方明白自己心意,省卻曖昧不明,是敢作敢為的表現。若對方欣然接受便為自己贏得幸福,即使遭當場拒絕亦不代表永遠無望。其實也有第一次告白失敗但日後如願以償的成功例子,我真的見過。
  5. 奔向夢想,最終成功。即使失敗,亦已無憾。

人的心念,往往是敵也是友

又再說幸褔

剛看了一篇蠻可怕的報導–全港竟有20萬有才有貌的女士「冇人追」! (原文刋登於今期快週刋)

也不記得是多久前,曾跟朋友分享過以下意見。本以為那段文字刪掉了,今天竟又在電腦舊檔中「重逢」,巧合的是,它正好有助淡化那篇報導給人的絲絲沮喪 (我希望!) :

「現代女性的悲哀是,幸褔這一個看似簡單的願望,偏偏這麼近,卻又是那麼遠,令人無限欷歔。也許幸褔是一件很玄妙的東西吧,愈想得到,卻愈得不到。它有時伸手可及,只是我們愈走愈遠。聽過不少女生慨嘆現今男人質素差,愈來愈配不上她們。 坦白說我並不完全茍同 - 會不會只是大家在進化過程中沒有認清彼此的期望,然後雙方愈走愈遠? 很愛用"the best is yet to come"這句話鼔勵失意的朋友。我常想,如果大家嘗試,總可抓着一些小幸福吧。人生,總會有奇妙的意外 . . .」

親愛的朋友,再共勉之。

Tuesday, August 15, 2006

學習溫婉

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惡死」,但這並不等同平易近人。當我認為理直氣壯表達意見是坦誠相對,實情是有人會覺得「你都幾惡」或「你其實有點倔」,甚至會「有少少怕你」。

原來一切都是相對論。 每個人的尺度不一,當你習慣了某套相處之道後,久而久之便覺得理所當然,也不會硏究這能否放諸四海。

什麼「唔係咁」、「梗係錯啦」、「我最憎乜乜」、「好白痴」有時其實幾刺耳,何不試試換成「或者咁呢」、「會唔會咁好一點」、「唔係好慣」、「有點異樣」? 這並非compromise或委曲求全,也不是想令人轉而覺得「你都幾假」。學習溫婉當然不是教人立即變成唯唯諾諾、毫無個性的yes-man。相反,溫和地堅守立場才是重點,當中過程包含了鑑貌辨色及替人着想的哲學。人緣或個性之間的取捨與平衡,統統都是at your own cost。

就像有本書,名為《女人的幸福,在自己嘴巴上》,道出幸褔不單靠他人施予,也要自己好好掌握。無意義的批評、嘮叨可以催毀任何愛情、友情、甚至親情。我承認自己在這方面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更何況除了說話技巧外,注意面部表情也十要重要,不能時常皺着眉或繃着臉,也別時刻面露不屑。學會寬容,多一點溫婉,少一點覇道,旁人也樂意靠近。

都是朋友說得對,給予他人機會的同時也是給予自己機會。當然閣下如享受孤獨則另作別論。

Monday, August 14, 2006

幸福的原野

看罷Stella So (蘇敏怡) 的漫畫《老少女戰士》,笑得人仰馬翻。在Stella童稚幽默的妙筆下,那個感情原野上的浪子,除了滑稽可笑外,也道盡當今無數寂寞心靈。很多人都有心理關口,怕且尋找好歸宿必在什麼"Must do before 30s"top of the list吧!

可是,與求學謀事有別,幸福這回事很飄忽,沒有既定的時間表,也不可議訂什麼三改四制。像孫燕姿的歌曲《遇見》所說:「未來卻不能因此安排 。」 - 我們有時真的很像拿着愛的號碼牌、等着對號入座的人。 但幸福又每每在不可思議的時候扣門,所以我們應該不時作最佳凖備來迎接這不速之客。畢竟人生真的真的很無常,像花也像人,朝現夕去(Sigh)

是的,幸福像一個遼濶的原野。也許,我們常在幸福的原野上追逐、跌碰、錯過、重逢、然後又再開始。 除了沒有凖備、不知所措、未及反應或想得太多而與幸福擦身而過外,也有拒絕幸福的例子 - 正如朋友Joven較早前於《拒絕幸福》一文中提及到:「很多人都不察覺在自己的深深心處,存在著一股很強的抗拒幸福的暗湧。」 看似矛盾,實有內情 - 相信沒有人會「無端端」親手毀滅幸福,事出必有因。我同意Jupiter的分析:「有人不相信幸福的東西是存在的,也害怕幸福或會帶來更大的遺棄、背叛、失望。」 除了自卑,我想更大原因可能是「感情創傷後遺症」所引致的思想走岔,造成不合理行為。打個比喻,這就像大腦狀態於發夢時偶爾走岔,造成睡眠出軌,俗稱「俾鬼壓」。那麼拒絕幸福行為大可列作思想出軌或稱為「俾心魔壓」:-p

不管怎樣,無論是心理關口、心魔作祟或是心存僥倖也好,讓我們在人生有限的條件下認清目標、跟隨自己的意願親手打造幸福 - 正如某年我於美國旅遊時曾抽到一個幸運錦囊,上面寫着"Others found happiness, you created it!"

在幸福的原野上,因為脆弱,我們曾跌到。起來了,勇往直前,就這樣。美(老)少女戰士們,共勉之。

Thursday, August 10, 2006

開Blog了


終於的起心肝,開展我的「公私」日記,也總算圓了今年的生日願望。

很突然、也很順理成章地,事情就這樣發生 - 像某年某天決意放下過去來追尋那朶不應在嚴冬看得見的玫瑰。

是的,我真的很任性(Sigh),但我無悔改變。慶幸的是,現在漸漸感到自己朝着幸褔的方向走,真的很感恩。

也許如此,在本年生日前這一個月,想到修行,希望可以丟棄負面能量,創出一個小宇宙 – 在那裏少點任性、執意、傲氣,多點婉約、體恤和關愛。

親愛的日記 – 請向回憶敬禮,把現在緊握,為未來播種。

親愛的朋友 – 請保祐我。


Start finally…

Suddenly and finally, it happened - I started my blog before my BD this year.

Believe it or not, there is no special reason for doing so. After all, I used to be pigheaded and irrationally spontaneous.

However, on the verge of growing older, I fancy about going off the beaten track and making changes. I need to carve a new path for the future self who will purge my old ego. I crave for a new world to be filled with empathy, humility, tranquility and wisdom.

My dear diary – please salute to my memories, seize the day and bless my future.

My dear friends – please be my guarding ang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