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1, 2006

情獄


很久以前是電影節迷。朝聖般似的,一天兩、三場是等閒事。後來不知是好看的電影少了還是我懶了,反成稀客。近年甚少往電影院的我,若非有很值得看的影片或「腳」,通常都會不了了之,然後等發行VCD或DVD再算。就這樣,漸漸成了電影逃兵。

偶然也有例外,一切都只因為是奇洛夫斯基的緣故。那是一個星期天早上,天清氣朗。

一直都對奇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ki) 編導的電影有偏愛。 這次也不例外,終於在偶發的行動力驅使下,以九秒九的速度決定趁未落畫時看了《L'enfer》(《情獄》) 。只是桃花依舊,人面全非 – 忽然驚覺奇氏離世已十載。縱使無奈,世事萬物依然日復日、年復年地延續、循環下去,像導演眼底下的感情世界,充滿瓜轕、糾纏與宿命。幸好導演拍畢遺作《紅、白、籃》三部曲後,並沒有全身而退,所以給影迷留下了珍貴的禮物 –《天堂、地獄、煉獄》另一三部曲的劇本。

為《情獄》操刀的是波斯尼亞裔導演丹尼坦奴域 (Danis Tanovic),著作《無人地帶》 (《No Man's Land》),曾獲200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其實坦奴域己算很稱職,拍出劇本的味道之餘,亦保持自已風格,沒有過於摹仿奇洛夫斯基之餘,亦適當地向這位出色的導演致敬,如片中主角常看見老婦把玻璃樽投向垃圾箱。影片節奏比以往奇氏的電影明快俐落,也較「容易」觀賞,就連老婦投樽的速度也快得多 :-)

始終無法不去想,倘若奇洛夫斯基依然在世,由他執導的《情獄》是怎樣?那些充滿寓意的迴旋樓梯、萬花筒和雛鳥影象會被怎樣呈現或換上什麼?總覺得,除了西班牙裔導演艾慕杜華(Pedro Almodóvar) 外,他比很多女人還了解女性的內心世界,那種異乎常理的深切體會和細膩描寫,令人咋舌。他的電影世界雖然節奏較慢、情節亦較虛玄難明,卻有着詩般的意境,演員更有如脫胎換骨,鍍上一道閃亮的光芒。除了《藍》的Juliette Binoche 因為本身已十分出色外,《兩生花》與《紅》的Irene Jacob 便是好例子,她後來參與的美國影片成績幾乎一落千丈。如今《情獄》中演繹奇氏筆下蘇菲一角的Emmanuelle Béart,演出亦較她以往任何一部電影精彩。

根據官方簡介,影片的內容是:「3個同住巴黎,但不相往來的姊妹,分別受到情傷。美艷的蘇菲懷疑丈夫有外遇,明查暗訪找到真相,卻令她更加迷失﹔小妹妹安妮戀上比自己年長一截的教授,明知沒有好結果,但仍義無反顧,只因想尋回失去的父愛﹔莎蓮忙於照顧四肢癱瘓的母親,感情空白一片,直至身邊出現神秘的美男子,可惜神女有心、襄王卻另有所求。」

片中故事充滿悲劇元素 – 童年創傷、疏離、背叛、缺乏溝通與信任、不懂寬恕,與希臘悲劇的例子很呼應。這和現代社會比較,不無類同,亦向人性進化過程提出一個大大的問號。末段更是高潮所在,一句"Je ne regret rien" 完全沒有Edith Piaf 同名歌曲中那股瀟灑自如,卻充滿義無反顧的決絕。即使真相面前,亦拒絕救贖,把親人推向地獄深淵的同時,很有冷酷祭典的味道,亦是本片絕望之處。毋須激情場面或演技,有些影片可以比希臘悲劇更戲劇化、亦更悲,正正可能是片中所說的「神已死,故人只可能不斷延續悲劇」之理論。

早上明明還是烈日當空,完場後卻突然滂沱大雨,那種莫測的無常、戲如人生般的巧合,像煞奇氏的電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