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06, 2007

Before and Ever After

-- originally posted on 12 December 2006 --


十年前後,有這兩套電影,觸動我很深。那是《Before Sunrise》與《Before Sunset》。很少刻意提及或撰寫評論,但心底裡一直都知道它們對我的餘震很強。兩套電影中間相隔的十年光景,也展現了自己與主角同步成長的經歷與價值觀。

看《Before Sunrise》時,像浪遊歐洲的兩位主角一樣,抱着「世界很大,有太多地方要去、有許多人要結識、許多事物要探求…」的心態,心口掛個勇字就去亂闖亂碰,結果儍事做盡,得到白眼冷笑一堆。但不要緊,年青的心就能抵受得了。

當時亦深信,在茫茫人海中始終會遇上那缺失的另一半。

然而此片最後卻告訴我們 - 找到了又如何? 結尾很好,沒有硬給觀衆一個大團圓,留下了問號給大家。雖然我們都明白那個半年之約多數是. . .

另一邊廂,多年來不知從轉寄的電子郵件收了它多少遍 - 沒有宣之於口,卻同樣了解它給我的震撼,久久不退。

那是一個關於缺陷和滿足的故事 - 《The Missing Piece》 (又名《失落的一角》,作者是Shel Silverstein)

故事中有幾句特別抽動我的神經:

有一回,他好像找到了合適的一角,但是他沒有找牢, 又掉了。

另外一次,他抓得太緊,弄碎了。

找到了我失落的一角,什麼也不缺,卻也不能唱歌了。

像《Before Sunrise》的Jesse和Celine,他們好像找到了合適的一角,但是沒有互相找牢, 所以掉了。影片背後亦暗藏另一個問題 - Jesse和Celine若沒有別離,會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 他們最後會否因為抓得太緊而弄碎其中一方了?

愛情,畢竟沒有完美。因為我們本身就不完美。

假若暗暗希望世界的另一端有個人complete自己,也許只會是另一個缺憾的序幕。

正因如此,到最後「他」輕輕把那一角放下,從容的走開。

相知、感動、錯失、摧毀、重遇、淡忘、放下,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也許是很無奈的成長歷程,但也必須經過,才可看見另一個更壯濶的天涯。

所以十年後有《Before Sunset》。 婚姻生活不愉快的Jesse和感情沒有着落的Celine,人是成熟了,看事物亦有所不同,但不變的卻是那份默契和心意。Jesse和Celine看來滄桑多了,現實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 兜兜轉轉,我們也很努力去圓那些未完的業。

電影完結時,Jesse好像是決意留下。但我主觀覺得他仍未是時候留下. . . (別誤會,我倒是很想看有情人終成眷屬呢!)。 Jesse與Celine一起,會是努力去填補那缺憾嗎? 他倆也滿像千瘡百孔似的,真的能令對方快樂嗎?從青春、歲月、回憶與思念沉澱得來的感情,會繼續茁壯成長嗎?

總覺得,他們還是要多走一段。

其後《The Missing Piece》另有下文,名為《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是作者們想還大家一個圓滿吧!

多得上星期五與J&J這對好友晚飯,提醒了我Silverstein的《The Missing Piece》有續集 - 好奇怪,看過上集不下幾十次,卻不甚記起之前有否看過《Big O》。朋友還機靈地指出,中文版寫得更好,因為「大圓滿」比Big O更具象徵意義。

噢!

找來看看,發覺這書給自己的警示很深刻 - 也許那一角在磨練成為圓融的過程很辛苦,但總也不會苦於「碌嚟碌去」那段惶惑的日子吧? 歳月令我明白,磨圓不是隨波逐流或「冇個性」,而是給自己前行及進化的空間,令自己活得更愜意。

如果我們不能了解或面對自己的不足, 我們只會繼續以我們的稜角去抓傷人,令人退避三舍或掉過頭來傷你。更可悲的是,傷得自己最深的,可能是自己本身的稜角。

從《Before Sunrise》到《Before Sunset》、《The Missing Piece》到《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一次又一次的頓悟時刻、一段又一段的成長旅程。

最大的敵人和朋友,往往都是自己。

開始明白,自己為何想重拾文字的力量、記錄生活的精彩和自己的不完美,因為自己也意識到改變很重要,正如之前在母親(3)一文所說的: 如果我連自己母親都不懂去愛,那更無法好好去愛他人。

從溫室走過幽谷再到曠野,我承認自己某些部分是枯萎了,但另一些部分卻漸漸茁壯。當下對自己說,即使我生命裡開不出美麗的花朵,也要努力使軀幹堅壯堅強。

* * 送給所有喜愛《Before Sunrise》、《Before Sunset》、《The Missing Piece》及《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的人。* *

6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learning to love myself,live it to full and complete ...
it sounds easy but not at all when put it into action
as you said, it really takes time , extra care and nutrient(must add in little by little)
I am def.sure it will blossom (just a moment,one day(s), week(s), year(s):)

Green Rabbit said...

一個人躲避寂寞,兩個人渴望自由。

How true! dreamhunter.

Anonymous said...

看了《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了。
啊,原來如此﹗
也分享一點自己的東西吧~
我和肥仔相遇時,都以為對方是自己失落的一角,fit in了一段時間後,因某些原因而放開對方,自己繼續roll。Roll Roll下,自己和對方的形狀原來有點改變了,好像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很不同的地方喎。兩舊東西各自roll的日子當然好free,但後來試下走埋一齊但唔係互相夾住,而係平排而roll,原來可以變成一架手推車;或者前後roll,變成單車,總之係有兩個可以roll的物件作為engine的車啦。
一齊roll的日子,大家形狀當然有變,但這種變化是互相影響,如果係變成爬山單車,後面果個咪要變大d。如果係變成BB車,就要兩個一齊變大d,如此類推。漸漸大家的變化是互惠互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樣才可以一齊roll得久,而且可以發出更大的力量(例如載多d東西或加速)。
這就是一個小師奶的一點感想。

Green Rabbit said...

"To love is not to ask anything in return, not even to feel that you are giving something - and it is only such love that can know freedom."

-- Krishnamurti

Thanks for your reminder, dreamhunter!

Green Rabbit said...

朋友昨天午飯時提到人與人之間的步伐常有差異, 所以除了學習要自己roll,也要俾空間人地roll...直至有天大家可以rolling happily together.

Anonymous said...

hee interesting " rolling" theory :) i lik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