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1, 2008
神探伽俐略
看了電影版神探伽俐略之"容疑者Xの献身",自己覺得很好看。但是,你要有心理準備,一開始便知道誰是兇手。
你會問﹕「咦﹗咁有什麼好看﹖」。那便是佈局了。(我知道可能有人尚未觀看,不如還是先賣個關子^。^)
看畢最大的感受是﹕愛情,往往是最大的迷團。解不破,就連最講邏輯、最最理性的人也栽在它手裡。
仲要係跌得最金的一個。
P.S. 堤真一的演技真是無懈可擊,完全演活一個lonely genius﹗(。。。唉我們還是別做學者好~呵呵﹗)
之前無記播神探伽俐略時已對此劇入迷,因為福山雅治的湯川學教授「實在是太有趣了」﹗
跟九十年代的"同一屋簷下"二佬一角相比,你會明白,為什麼男人年紀愈是大,就愈有味道 ﹕)
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Monday, October 27, 2008
Tuesday, September 16, 2008
實現了嗎?
不過在許願之前,我要回顧一下這裡
1. 戒遲睡遲起及賴床 --> Somehow
2. 再勤一點運動 --> Yes
3. 學習一種樂器 --> No
4. New career goals --> Yes
5. New friendships --> Yes
6. 多些與家人相聚 --> OK
7. 努力賺錢 --> Yes
8. 改善廚藝 --> No
9. 不再蛀牙 --> OK (掉了所有智慧齒啦。。。)
10. 青春常駐 --> 努力護膚中 ^o^~
11. 集中所想,不再迷惘 --> Yes
12. 多做事少說話兼遠離小人事非 --> OK
13. 放下昔日種種包袱 --> OK
14. 再温婉及善解人意多些 --> Somehow
15. 說不出口 。。意會吧! --> Not yet。。。
看來成績也不錯吧!
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命中注定我愛你
難得有三天的假,結果呢? 花了兩天狂煲台劇《命中注定我愛你》@____@! 它的劇情有點像年前播出的《王子變青蛙》,就連男主角的打扮跟表情都很相像。阮經天的樣子超可愛(。。。唉但真不會演戲,看來上天也很公平耶*o^),他穿上Armani西裝真的超帥呀~♥
近年台日韓偶像劇都沿用同一條方程式,說的都是飛上枝頭變鳳凰的童話故事,男女主角由冤家變愛侶。雙生雙旦的陣容最普遍,男主角一定是英俊又富有,唯思想單純,一開始便擁有一個表面上看似完美無瑕但內心有些陰暗的女朋友(即女配角)。反觀女主角則多數外表平凡、內心善良而滿有力量,通常定必有個男配角當她的守護天使。劇情看來又舊又老土,不過觀眾(包括我;p)似乎都很受落,想是人心底裏總渴望在平凡的生活中會出現奇跡吧!台灣拍這種劇是有一點兒辦法,即使煽情,都不失其浪漫、惹笑的趣味,令人看得下去。另,此劇後段有很多關於藝術界的著墨,好有親切感喔!
命中注定,我給它攻陷了!(缺睡中。。。)
Monday, September 08, 2008
Saturday, August 30, 2008
華麗背後
首先她又不算是大美人(說我妒忌吧呵呵~),但最令人看不順眼的還是她近年面對傳媒時的那副咀臉。我明白,有時傳媒的問題白痴無聊得令人吃不消,但不止一次看見,她根本無心留意問題或笑着回應後即時變臉,然後咀蔑蔑兼口中喃喃有詞。
有人說她橫眉冷對傳媒是率真有個性的表現,但我真的想問:一句「那個加拿大胖子」算是哪門子的修養?
Tuesday, August 26, 2008
透明質酸
據維基百科所記載,玻尿酸或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是上佳的保濕成份,主要存於真皮層中,是人體皮膚的主要保濕因子,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流失,三十歲肌膚的玻尿酸含量往往只有嬰兒期的65%。
對美容稍有心得的朋友指出JUJU這一支美容液跟SkinCeuticals的皇牌保濕產品Hydrating B5 Gel其實是含有同一種成份,真的嗎? 我沒用過SkinCeuticals所以無法比較效果,但HK$130左右的價錢即使只有6、7成功力也很化算吧!
這支美容液睡前用最好,每次搽幾滴便足夠,尤其當洗完臉皮膚還有點濕潤時用最好,之後需要再搽常用的日霜或晚霜,而我大多數會加一點Dr. Weil的Mega-Mushroom Face Serum。用上了差不多兩個月(人懶也不是天天用~:P),皮膚真的柔滑了,上粉也較貼面呢! 不錯! 不錯!
Thursday, August 21, 2008
命裡有時
Photo: www.beijing2008.cn
四年前最後一槍失準,四年後噩夢再次重演。兩面金牌跟他擦身而過,像魔咒般詭異,也在暗示著他是一個不祥人。
可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四年前他因此而邂逅現在的妻子,四年後她與他甘苦與共,攜手共渡時艱。這一種福分是很多人怎修也修不來的。看來命運之神也沒有完全背棄他。
如果以寬廣的態度去闡釋這件事,可能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他走到人生的盡頭時也許會發現,那兩個金牌跟身邊人的重要性根本沒法比。
祝兩位幸福!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Monday, August 18, 2008
Friday, August 15, 2008
Go go super 丹!
Thursday, August 14, 2008
榮與辱
可是。。。
不久前才得悉,在奧運開幕禮上獻唱《歌唱祖國》的9歲紅衣女孩林妙可,原來是有幕後代唱的,那恍如天籟的歌聲其實是來自7歲的女孩楊沛宜。對此,開幕式音樂總監陳其鋼解釋是為了「國家利益」,說得白一點即是指唱得的不夠標緻、中看的又不中聽吧! 可憐那麼童稚可愛的小孩一早便見識世態炎涼。
真是反高潮。。。
為甚麼要愚弄億萬觀衆? 這跟doping有何分別? 日後那兩名小女孩怎能在沒有扭曲的價值觀中成長? 最令人「O」咀的是有人話多數網民對此表示理解。事實真的如此嗎?
面是人家給,架是自己丟。要贏人,先要贏自己。
請不要令自己的支持者失望吧!
Tuesday, August 12, 2008
Sunday, August 10, 2008
決戰水立方
Saturday, August 09, 2008
Tuesday, August 05, 2008
黑暗之最
剛看了《蝙蝠俠之黑暗騎士》,精彩是精彩,Bale的蝙蝠俠帥了也多了些細膩的內心戲,至於希斯演繹的小丑,也委實拍案叫絕,那股邪氣自化妝底下的面孔、表情與聲線直透人心,使人不寒而慄。還有,別忘了那平凡卻盡忠的警官 -- 教人如何不愛死天狼星Gary Oldman呢?
但看過後心中就是不爽,因為感覺真是太太太dark了!! 也令人聯想到近日發生的一連串恐怖罪行,像前天出沒銅鑼灣的斬頸怪客,日本秋葉原亂刀斬殺無辜途人的兇徒,以及加拿大在灰狗巴士上狂斬不相識的青年並斬下其頭顱向警察示威的狂徒,全都令人咋舌。
以前看驚慄片或推理案,犯案者無論如何總會有一些合理或不太合理的動機。但原來有些人犯罪只是為了to win, you must “burn the whole forest down”。 何其喪心。。。
放眼世界,這樣的心態在流血或不流血的戰役中也屢見不鮮。現在感受至深!
"The night is darkest just before the dawn."
When is the dawn coming?
** p.s. 下集的蝙蝠俠可否娛樂性豐富一點? 超期待Johnny Depp演的謎妖呀~*O*~
Friday, August 01, 2008
歲月如歌
前幾天在晚間重播的《衝上雲霄》有這樣的一幕:吳鎮宇與舊愛陳慧珊重遊訂情之地羅馬,昔日畫面逐一浮現。當年在彼邦見證倆人相戀的路人還驚嘆這麼多年他們依然在一起。在如此浪漫的情境下,他們忍不住擁吻起來,卻發現無法重拾往昔情懷。(P.S. 只要吳鎮宇不再煞有介事地諗"I am an aeroplane", 這劇是可一看的。)
因為,發生了的事情就是發生了,彼此已各有懷抱。
天氣不似如期 但要走 總要飛
道別不可再等你 不管有沒有機
給我體貼入微 但你手 如明日便要遠離
願你可以 留下共我曾愉快的憶記
當世事再沒完美 可遠在歲月如歌中找你
真是歲月如歌呢~
Thursday, July 31, 2008
Sunday, July 27, 2008
香港的六本木山?
Zaha Hadid,《旋》
--> 令人想起Chanel Mobile Art的螺旋物
Dennis Oppenheim,《盟》--> 將會成為求婚勝地了^O^~
Mimmo Paladino《峰》--> 最喜愛的作品之一
劉小康,《幻彩神驅》--> 又是櫈? 也是馬呢!
Monday, July 07, 2008
Don't take it for granted
當然也會有所反思:有些事情實在等不了人,要行動便要快。有些福氣不是人人都有,要知所珍惜。沒有人知道生命有多久,什麼時候會面臨嚴峻考驗,所以老掉牙還是要說句:珍惜,才是擁有一切的開始。
凡事不能太take it for granted。
Monday, June 30, 2008
I ♥ The Champion~
Friday, June 20, 2008
訣
他過身了。走得匆匆也突然。
當我閱讀那份郵件時,呆了好一陣子。腦海卻時光倒流,回到大學時。。。
我記得,那個年頭,少不更事,迷失又困惑,也算是強說愁。一念之差,我可能真的畢不了業。
唯獨他的課,我從沒缺過。
其後,我順利畢業。
後來數度遇上,但記憶中的他總是幽幽的,有股揮之不去的哀愁,也許是早年一些傷痛的經歷,令他臉上難現歡顏。
大概兩年前,我在鬧市再次看見他綻放笑容,心裡還替他高興,以為他已走出漫長的幽谷。
今天,我已不再迷惘,也遠離幽谷,明確地朝着目標進發。
曾啟蒙我的人如今卻已作千古。
請安息,dear mentor,感激你曾啟蒙過。
Friday, June 13, 2008
Monday, June 09, 2008
Tuesday, June 03, 2008
受傷
Monday, May 19, 2008
記住我愛你
本月13日在重災區都江堰參與救援,在河邊一幢倒塌的民房,數十名救援人員奮力挖掘,發現一名年輕媽媽抱着幾個月大的嬰兒。該位母親已沒有呼吸,她上衣掀起,懷着的女嬰仍然含着母親的乳頭。救援人員小心將女嬰抱起離開母體時,女嬰立即哭鬧起來。龔晉說:「我無法想像,一個死去的媽媽還為自己的孩子哺乳,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她是很刻意保護孩子!」
另一個災場,搶救人員在倒塌建築物發現一名女子,雙手扶着地支撐身體,救援人員確認她已死亡,準備轉移到下一個建築物時,救援隊長有所發現,他費力把手伸進死者身下搜索,摸了幾下高聲叫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着。」經過一番努力,將壓着她的瓦礫清理,見她身下有一張紅色帶黃花的被子,包着一名 約三個月大的男嬰。因為母親的身體保護,孩子沒有受傷還安詳睡着,隨行醫生解開被子替男嬰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裏面,醫生下意識看了手機屏幕,見到母親留給孩子的短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5月18日
苦難中的救贖,來自愛。
直教生死相許,也是愛。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們能活着,一定要記住還有很多人愛你們。
Saturday, April 26, 2008
Leandro Erlich
La Plaza (2005)
Centre d'art contemporain Le Grade Café
Saint Nazaire, France
自Chanel Mobile Art後, 便念念不忘他 -- Leandro Erlich。
他的成名作Swimming Pool早在2001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引人注目, 其後日本金沢21世紀美術館在2004年成功引入此作品, 大受歡迎, 就連早前播出的『最美麗的第七天』也在此取景。
Erlich也曾參與2006年的《越後妻有: 大地藝術三年祭》(Echigo-Tsumari Art Triennial 2006), 這個計劃是日本近年高舉地景藝術這大旗兼試圖振興地方產業而取得的一項成果。
Tsumari's House 《妻有之家》
Photo from hrkhzk
Photo from kiwa_inu
《妻有之家》的概念跟他2004年的作品Bâtiment相近, 也貫徹此君大玩illusion的本色。其實西方藝術如油畫常為觀衆製造視覺幻象, 就如法國人喜用trompe-l'œil一詞形容這是以逼真的手法而產生的障眼術。
現實生活也是有許許多多幻象的, Erlich為我們製造的卻美得滿有詩意!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Tuesday, April 22, 2008
Sunday, April 20, 2008
趕得切
今天雨停了,為這個展覽劃上完美句號。
近距離接觸它,真的好美麗哇﹗好彩趕得切咋...又證明了是你的東西總不會跑掉。
Volume
By UnitedVisualArtists (UVA), UK
繼倫敦的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後,“Volume”登陸香港尖沙咀的星光大道,也算相映成趣。只是覺得擺放的位置偏側了點,又被香港藝術館擋了一下,未能完全借用及發揮維港這個大背景的長處。
忽發奇想,如果把它放在意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讓它在晚間跟停泊岸邊的貢多拉遙相輝映,也頗為詩意呢﹗
Photo from Wikipedia
不過,對於許許多多互動媒體作品,我都有一個很大的提問,就是在璀璨過後,為高科技喝釆之餘,作品打算為觀衆帶來什麼反思呢?
Tuesday, April 15, 2008
Monday, April 14, 2008
原來不易
當天, 那日, 時光還是那麼美好。
後來, 總是難以復再。
愛一個人原來不容易 (國語版)
電影『別戀』主提曲
曲/詞:伍仲衡 編:Gary Chan 唱:李彩樺
今天晚上 一個在想你
想到凌晨五點二十分
窗外下雨 看著舊照片
想起一起躲雨的日子
就算 甚麼都沒有 只是不能夠
在我世界裡失去你的消息
如果 你在心裡 聽到這首歌
請告訴我你在那裡
愛一個人原來不容易
怎麼一開始總是永遠最甜蜜
愛你是我一生中最美
因為你在我世界裡 沒有代替
Monday, April 07, 2008
薔薇泡沫
瀟灑走一回
一浪接一浪
炒起又炒落
向京,「彩虹」
Photo: ArtCineChina.Com
今天參觀了本年度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預展,也見識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機構之一「埃斯特拉收藏」(Estella Collection)的專場,看到的盡是炙手可熱的名字,當中包括岳敏君、張曉剛、方力鈞、蔡國強、徐冰、宋冬、張洹、王廣義、曾梵志等名家。他們被冠以中國當代藝術之概念股,當中又以岳敏君和張曉剛成績最彪炳,跟藍籌股沒兩樣!
曾幾何時,觀衆嫌他們太前衛太嘩衆取寵。今天,他們身價十級跳不止。又如果你早在10年前左右懂得趁低價購入一些徐冰或張曉剛的手稿,你今天的笑容該比薔薇還要燦爛。
可是,活在薔薇泡沫中,這樣就好嗎?
還看: 2007年度海外藝術家前10排名
Sunday, April 06, 2008
漢方美容(一)
上個月在深圳買了同仁堂的緊緻活膚面膜,成份有當歸、枸杞、人參、山藥、甘草等。功效主要是保濕美白、收緊、加強彈性、撫平乾紋與細紋。整張面膜注滿了質地像乳霜的精華液,份量多得可額外搓勻頸與手! 初用感到氣味有點像龜苓膏似的。試了2次後,感覺很滋潤,是輕柔溫和的那種,令皮膚質感柔滑了。其他方面則不覺有莫大提升 – 白了緊了嗎? 不算耶。
也許這是漢方護膚品的共通點 – 用家需要放多些時間與耐性才收效。
下次再談同仁堂另一產品 – 銀杳眼膜以及我近期愛用的雪花秀閃理眼霜。
渡口
02. 落跑新娘
再不敢 唱起那歌詞最後一排「有個男孩 愛著那女孩」 ==> 是《後來》和 《生日快樂》的續篇吧!
07. 靜靜坐著
愛不過就像一口煙圈 煙散了回到了從前
11. 不能跟情人說的話
我覺得是整個專輯族律最好的一曲, 與范瑋琪合唱的感覺很夾。
奶茶迷千萬別錯過那段20分鐘的《我很好》音樂電影, 很好看的。買這個專輯時要選附送此DVD短片的呀~
以下是她兩段感性文字:
很多事情
也許他永遠都不會過去
但是既然不會過去
我願意選擇
跟他和平共處
那才是一種最好的方式吧
每一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彼此在上面等待著
孤島的邊緣 渡口
孤獨等待著
還好 渡口有書 有咖啡陪伴
孤島 渡口
連接成為溫暖的大陸
我們 會相遇的
跟我們的工餘生活沒兩樣, 奶茶也會去打羽毛球、泡咖啡店、逛街、逛書店、嘆腳底按摩甚至獨酌, 當中自有她的閒適、優雅, 卻又不乏我們也有的自嘲、無奈、自愛與盼望。
她跟她的歌、她的生活態度, 簡單平淡卻勇敢, 總是有份撫慰人心的親和力。
忽然想起了她幾年前這段獨白。當中換走了唱歌和年份這兩項, 它也適用於不少個我們的身上呀~
Friday, April 04, 2008
意難平
嗯好像沒有,似一池死水多些吧! 或許除了。。。
那種感覺像是回來了: 只差幾步便可抓住了,卻在最後關頭錯失掉,一切又回到原點要重頭來過。
今天忍不住吐了苦水。
我被安慰:「妳還年輕」。可不是呢!
也有人建議:「飛出去吧」! 難道本市真的沒有前途了?
還有一句:「妳最自由吧! 單身沒孩子沒家庭束縛,想走多遠就多遠」! 好耳熟能詳的忠告。
五年前也有人認為我有需要到異鄉吸取其他養分,那時我捨不得身邊的一切。
五年後又再面對這問題,此時此刻,千帆過盡,有點倦了。
我生平第一次罕有地感受到自由帶給我困惑。"What fell to her lot was not the burden but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Milan Kundera在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書中曾如此說過。
我怕當沒有腳的雀仔。年華似水逝,到底意難平。
Tuesday, April 01, 2008
Sunday, March 30, 2008
水城記
Photo: Osage Art Foundation
錯過了的就是錯過。
所以無論是以前或現在,我也甚少預校錄影不能收看的節目。
上年趕不上尾班車參觀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原本用Documenta 12的入場券來安慰自己說: 賽翁失馬,焉知非福? 但偏偏最後人人都說上年的威尼斯雙年展比Documenta 12精彩得多,真宿命!
知道去年的香港代表隊在今個春天借屍還魂,本來興奮萬分! 看過後卻依然是那句「錯過了的就是錯過。」
請勿誤會,我不是說作品很糟,只是沒有了水城這場地這背景,威尼斯雙年展對我來說就不再是威尼斯雙年展了。
多謝奧沙送來的展覽開幕照片,頗喜歡上面的那一幅,我還找到自己的背影(有點陌生^.^)和不少新知舊雨呢! 咦茹總好似都入咗鏡噃~
杜子卿,"I Love You More Than My Own Death" 石榴部分
杜子卿(Hiram To)這件作品是蠻有趣的話題之作,揭露了93年一件藝壇醜聞 -- 關於一名叫Christian Leigh的獨立策展人捲入疑似夾帶私逃的事件,幾乎拖垮了當年的威尼斯雙年展,而"I Love You More Than My Own Death"就正正是他當年的策展主題。環繞整件事的關鍵其實就是"myth"這一個字。Hiram的作品就是叫大家注意一個泡沫的形成與幻滅,也可把這個泡沫引伸至現代藝壇所出現的種種現象。不過自吹自擂、爾虞我詐之事在世界真箇比比皆是,只是藝術很多時也替創作和觀看者製造了許多幻想(imagination)與幻象(illusion)罷了。況且水都威尼斯本身也是個迷宮似的城巿,是令人充滿幻想之地。只是,我想水城不會希望跟「水皮」做朋友吧?
當然,每個遊戱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吧? 有時候藝術何價真是天知曉。
有點懶了,如想了解更多請看以下詳盡介紹:
水城記 威過威尼斯
Osage Art Foundation - Tales from Venice
《水城記》展覽 -- 至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三日
奧沙 • 觀塘 (Osage Kwun Tong)
地址:觀塘鴻圖道73-75號建大工業大廈5字樓
Thursday, March 27, 2008
緣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這時,路過一遊方僧人,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看一眼,搖搖頭,走了。又路過一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再路過一人,過去,挖個坑,小心翼翼把屍體掩埋了。
僧人解釋道,那具海灘上的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後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在的丈夫。。。
書生大悟。
當沮喪時想想:或許自己是第一或第二個過路人,心裡會好過些。
只是。。。上一世的遇害者又能否在今生跟第三個過路人一定遇上? 還是要多等幾世?
緣分這回事,錯綜複雜起來,真的沒完沒了。
連結:詳細版
Monday, March 24, 2008
德意志行(5): 單車之城
這次想說說一件給我印象最深的作品。今屆的Muenster Project有33件作品,我覺得水準都幾參差,大概有3至5件很不錯,一般的佔大多數,當然也有個人認為不達標的啦~ 反而有好些之前3屆留下來的作品更引人入勝,日後再分享。
這件是今屆我會投以最喜愛一票之作。
Guy Ben-Ner, "I'd give it to you if I could, but I borrowed it."
Photo credit: Postmasters Gallery
它既是一種行為藝術,也是一件錄像作品。作者一家人親身參與了整件事:由參觀博物館、對展品產生奇想、挪用物件至繞城一圈,他們都是一個單位。即使觀眾不能親眼目睹整個行為,也可從影片了解事件。
它當然也是一件雕塑,作者所用的單車不正正就是一件「超級雕塑」了?
它亦是一件互動裝置。這也是觀眾參與的部分。在另一端的會場,有另外三部類似健身單車,讓觀眾一邊踏一邊能按踏車速度播放以上錄像。
Ben-Ner這件作品的主角是單車,一開始已簡單有力地突顯Muenster一大特色 -- 單車是這個美麗古城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觀眾喜愛暢遊整個展覽的工具。Ben-Ner跟其家人遊遍Muenster城的那輛單車可是大有來頭,因為它是由以下幾件名師傑作合成:
左: Duchamp, "Bicycle Wheel", 1913
中: Picasso, "Bull's Head" (Handlebars and seat of a bicycle), 1943
右: Jean Tinguely, "Cyclograveur", 1960
藝術創作本身就包含許多借用、借題、借景、借鏡的情況,很難絕對由零開始。裝置藝術之父杜象(Duchamp)在一次大戰期間所創作的達達(DADA)作品如"Fountain"或"Bicycle Wheel",強調「隨機」和「現成」(ready-made)等元素,亦把一件件世俗的、有功能的物件變為一些不再有實際用途但可以登大雅的藝術品。這是一種帶點荒謬、嘻笑怒罵式的改造或再生術,不論看官欣賞與否,他確是為日後藝術由material走向conceptual播了種。當我看着畢加索的Bull's Head,怎也揮不去杜象的影子呢!
Ben-Ner這次卻實實在在來了個大反思,把從現成走向藝術的作品由藝術的殿堂帶回凡麈俗世走一趟,然後再用自己的多元藝術語言(是錄像、雕塑、裝置也好),讓公衆感受當代藝術的意識形態以及它對藝術歷史的反思。
作者一家繞了城巿一圈,而片中也對Oldenburg的"Giant Pool Balls"作了大特寫,也算是對這個城市和展覽來一次敬禮吧! 不管是作者或我們,都只是過客而矣!
萬水千山走這一趟,那我當然是起勁地踏呀踏了~
德意志行(4): Skulptur Projekte Muenster 07
Right: Temporary Architecture Switch+ by Modulorbeat - Jan Kampshoff and Marc Günnewig
拖了這麽久才寫這篇,很丟臉。但是在公在私,當時亦有苦衷,在此不贅。總括而言,順遂或波折也好,到底不該輕怠自己曾努力追求過的東西。
像Muenster這個德意志城市那樣,自1977年起,窮10年才舉辦一次的展覽,給我們看到的不止是一件藝術界的盛事,而是一份commitment,對象包括城巿、居民、策展人、藝術家、所有工作人員和五湖四海的觀衆。
第一屆的雕塑展請來全是那年頭當時得令的藝術家如Joseph Beuys, Donald Judd, Richard Serra, Claes Oldenburg, Carl Andre, Richard Long, Ulrich Rueckriem, Michael Asher及Bruce Nauman等等...簡直是一時無兩! 由於當年他們大多數以雕塑創作為主,所以叫Sculpture Project也合情合理。時至今天,出現於公共空間的藝術已不再是outdoor sculpture獨大,繼續稱之為雕塑展是有點不合時宜了。
(圖中所示作品至今仍放置在Muenster市內)
十分有趣的是,77年建議創造"Square Depression"的Bruce Nauman,他的作品要等到07年才得以實現,真是苦盡甘來! 倫敦的藝評人John Slyce就這樣說過:
I hope Bruce Nauman's Square Depression, a 25x25m hollow in white concrete some 2.5m in depth, remains permanently in the ground before the Centre for Natural Sciences on Wilhelm-Klemm-Str. Nauman proposed the piece in 1977 but it was resisted then by regional planners and was not realised. However, neither its scale, nor significance nor cost--Nauman has offered the piece for its 1977 price of 3,200 [euro]--will guarantee that it does. The piece encapsulates the retrospective potential of Munster and links well to the '77/87/97/07 Archive'exhibition overseen by Brigitte Franzen and housed in the Landesmuseum. The brilliance of Square Depression is partly that conceptually it dates from 1977 and takes form as a contemporary index to the works of Joseph Beuys, Donald Judd, Richard Serra, Claes Oldenburg, Carl Andre, Richard Long, Ulrich Ruckriem and Michael Asher. The horizon begins to float above your head as you walk down a gradient to the apex of one of four isosceles triangles. The piece returns the viewer to when Nauman was occupied with negative space and the physicality of the perceiving and perceived body. Annette Wehrmann's AaSpa-Wellness am See produces its own expectations of 'permanent' transformation and regeneration to the body, the city and its landscape. Two crudely hand-painted boards announce the construction site plans and a rendition of a domed-shaped glass structure along the artificial banks of Lake Aa. The construction hoarding, behind which diggers perpetually stack sod and shift piles of topsoil, sets up one of many semi-permeable boundaries across Munster delineating the political fault lines of private enterprise in what is ostensibly public space. (COPYRIGHT 2007 Britannia Art Publications Ltd.)